「鼻尖上的宝藏」

第252章 好借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收起宝贝,打道回府,又是满载而归。让黑凤选两件喜欢的珠宝,剩下的珠宝打包给天成拍卖。至于铜炉和昆吾刀,自然要收藏。

“九龙宝剑……楚王剑……昆吾刀!”

闻一鸣看着三把传说神兵利器,九龙宝剑最华美,绝对身份象征;楚王剑可刚可柔,锋利无比;昆吾刀削铁如泥,切金断玉,都是宝贝。

等鸣远斋博物馆落成,开辟主题展厅,专门弄一个神兵利器厅,展示传说中的宝刀宝剑,男儿谁不向往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的生活?

寿县,古称寿州,其境内文物资源丰富,地下文物甚多。

众人来到目的地,闻一鸣看着不大的小县城,感叹道:“最让民国盗墓贼感兴趣的是境内分布广泛的楚文化遗址。”

“楚人东徙,楚国最后一个都城便在寿县境内。楚王及其王室成员死后,均葬于寿春的东南远郊。这里东至大古堆集,西至瓦埠湖,南至庄墓桥,北至赖山集,在其百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古冢比较集中,是楚王及贵族墓葬区。”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宝藏埋在地下?就算是李品仙,其实上次在这里盗墓只不过是滤坑,根本不是首盗!”

众人边开车边寻找线索,直接来到附近荒山,让金宝开始寻找。闻一鸣道:“早在1933年李三古堆便被本地人盗挖过,这就是寿县民间发生的最大一次盗墓事件——盗墓救荒。”

“据地方志记载,1931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出现大面积灾荒,寿县尤其严重。糟糕的事情一件连一件,次年又是长时间不下雨,出现旱灾,大量灾民饥寒交迫、背井离乡。”

“联保主任以救荒为名,打起古墓主意,认为李三古堆绝不是寻常古堆,应该是一座古墓,其中必定埋有古物,主张将古堆挖开。如果真的挖出古物,能卖不少钱,可以作为救灾资金来用。”

“其实这一片不时就会有零星古物出土,当地农民在古堆附近犁田耙地时,发现鼎、壶、簋、镐等不少青铜器,还有带钩、镜、车马饰具等。这些古物很快被北平闻讯而来的古玩商收走。”

“在地方官员的授意下,由两位在地方有点脸面的人物朱鸿初和庞子平出面,组织大批乡民盗墓,疯狂挖掘。”

“参与盗墓的虽然达百余人,但毕竟不是专业盗墓贼,结果挖了一个月未见任何古物,毫无头绪。后来从中原请来王怀德、季化邦、张元廠三名墓师。所谓墓师,就是有专业技术的盗墓贼,墓师出马除获得正常的出场费外,往往还参与出土赃物的交易,从中获利。”

“三位墓师是专业盗墓贼,先从四面着手,寻找到墓的四壁,接着在古堆的东北、西北两侧各找到了一条墓道,并据此指导民工如何挖掘。”

“得到墓师指导,很快便有收获,宝物开始出现,青铜器物露头。越挖越多,除大批青铜器,还有其他零星石器。为保证文物不被私吞,每天掘出古物,均将品名、件数、处所,详细登记。”

悍马车一路翻山越岭,也亏黑虎驾驶技术不错,尾随金宝四处寻找。闻一鸣悠闲的坐在后车厢,跟黑凤讲故事道:“最后终于挖出大墓,出土的古物多达4000多件。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铸客大鼎就是这次盗墓出土。”

“由于出土的古物太多,以至当年传出被挖的不是墓,而是一座藏满宝物的暗窖。消息很快让北平古董商获悉,纷纷赶到寿县收购。盗墓事件越传越远,越传越厉害,在国内外都闹出很大动静,包括《北平晨报》在内,一时报章竞载,寰海喧腾。”

“地方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追缴所盗文物,明令禁止继续开掘,封闭掘开的墓室洞口,墓内随葬品因官方阻止才未被完全掘尽,但却给后来的盗墓者保留了机会。”

“李三古堆下面还有宝物弄得人人皆知,盗墓贼自然更是不会忘记。两年后古堆便再次被当地盗墓贼光顾,挖出文物数百件。”

“出土4000多件古物大都流散,盗出古物当时大都被朱鸿初和庞子平卖掉,去向分为公家收藏和私人收藏两大块,还有部分下落不明。”

众人来到大名鼎鼎的李三古堆,现在荡然无存,当年的因为挖掘变成的大水坑现在是深水塘,四周开阔。闻一鸣感叹道:“如果不是被盗,而是进行正规的考古发掘,李三古堆带给世人的将是巨大的惊喜,可惜一座古墓就这么野蛮地被盗毁了!”

蹲下抓起一把土,笑道:“寿县境内文物资源太丰富,仅仅小小的县级博物馆,就收藏有国宝级文物160多件!全县境内查明的现存古墓古迹共有160多处,其中唐宋明清10多处,古墓葬达80多座,古遗址29处。”

“蔡侯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颇墓、宓子墓。古郢都遗址、安丰塘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春申坊、时公祠、斗鸡台、吕蒙正寒窑、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星罗密布,数不胜数。”

“走,有发现!”

突然金宝飞去西北方,众人神情大振,飞快跟上,一直来到偏僻的小树林旁边停下,开始在一颗大槐树下挖。

“这是……”

果然有三个大箱子,打开闻一鸣捧出巨大青铜壶,上面刻着铭文:王廿又六年,圣之夫人曾姬无恤,宅兹漾陵,蒿间之无,用乍宗彝尊壶,后嗣甬之,在王室。

“曾姬无恤壶?这里居然还有一个?”

曾姬无恤壶也称曾姬无恤壶或无匹壶,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李山孤堆楚幽王墓,当时就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曾国的记载。

后来曾国遗物不断在湘北、中原出土,特别是随县曾侯乙墓的发掘,终于证实曾国在春秋时期的存在。

曾姬无恤壶,按照专家推测同型两件,应该有一对,有铭文39字,当年只发现一个,还有一个不知所踪,没想到居然在这里?

“国宝,绝对国宝!”

上次防空洞就找到九件青铜器,每件都带铭文,这次又有一件,凑成十件,十全十美。

“先生,您看!”

黑虎从其他箱子拿出黑布包,打开递过来,闻一鸣接过笑道:“血沁玉蝉?应该是九窍玉中工艺最精湛的口含玉。通常都是玉蝉,古人迷信蝉能脱皮重生,所以用来塞进嘴里随葬。”

用水清理完,玉质乃上等羊脂,更为难得还是真正血沁古玉,只不过被外面的薄薄的土沁给挡住,只要盘几天,就能恢复原状。

要知道带血沁的高古玉,可是任何玉器收藏爱好者的终极目标,因为相比土沁、水沁这些沁色,甚至是三沁色、四沁色还要难得,因为玉器有红沁,则说明死者多是被活着捆绑,再活活用凶器杀死,流出的鲜血浸入玉器,成了名符其实的血沁。

在秦代以后,用活人殉葬就已经基本消失,血沁的玉器形成和出土,自然是凤毛麟角!

阅读鼻尖上的宝藏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鼻尖上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