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目标,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朱元璋终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灭元为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他提出的口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1t;/p>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1t;/p>

我们引用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局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不再是红巾军原来的阶级斗争的性质而是一个汉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战争。”&1t;/p>

今天的蒙古族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人们是不大可能和蒙古骑兵一同联欢的。&1t;/p>

事实上他们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很久了&1t;/p>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1t;/p>

北伐的开始

至元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于匹敌。

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们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的崩溃。

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

朱元璋此时又面临新的选择该怎么进攻呢

当时朱元璋已经占据了江浙和湖广一带但元仍然占据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并没有选择直接进攻元都大都的策略他认为要想彻底的击败元朝统治者必须先攻取山东和河南然后再图大都。

这个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元朝实力还很强

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他的士兵和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以鼓舞他们的士气。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我们可以想象到朱元璋应该是咬牙切齿说出这句话的

北伐正式开始主将是堪称明帝国双璧的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并未让朱元璋失望。经过残酷战争考验的吴军连续攻破元的防线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山东。

这一过程实在是无甚可写因为元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在王保保的心中并没有把朱元璋和徐达当回事在他看来徐达军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纪律松散战斗力差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区别。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对付与他争权的李思齐而只是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弟弟脱因帖木儿这位脱因帖木儿倒也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和一流的徐达常遇春相比他还差得很远。

徐达和常遇春用自己的军事行动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他在济南还没回过味来就现自己驻守的山东已经遍插吴军的旗帜。

徐达常遇春一刻不停从山东出分兵两路进攻河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顽强的抵抗。

驻守在这里的是元梁王阿鲁温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将领危急时刻他正确认识了形势集中了五万军队在洛水北岸布阵等待敌军到来。

应该说他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这个有利地形带给他两个优势如果敌军敢于强攻他就会召集军队击其半渡打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战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实证明他还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个优势当然不是前者。

当徐达军到达洛水时他们并没有蒙古军队想象中的踌躇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动了进攻而组织进攻者正是永远当先锋的常遇春。

他带领军队象飞一样的度过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军连部队都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常遇春的钢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于是“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梁王阿鲁温做了俘虏。

此时王保保才意识到自己面前对手的可怕。

但已经太晚了

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