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
火云峰弟子赤袍加身,眉宇间透着倨傲之气,昂然步出。
目光炽烈,言辞铿锵:“火之为德,炎上作苦。火焰虽焚己不悔,正如修道者,当燃烧自我,照亮前行之路!”
话语如火,激荡人心,四周弟子纷纷侧目,似被那热烈气势所感染。
李长生却静如止水,缓缓开口:“火虽刚烈,然若无水之调和,焉能久存?《道经》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虽柔弱,却无所不至,涵养生机。唯水火相济,方能生生不息。”
清淡的声音如泉涌入,平息了烈火般的张扬。火云峰弟子闻言,神色微变,似有所悟。
风雷、金石、土峦峰的弟子相继登场,或谈风之自由、雷之迅猛,或论金之坚锐,或述土之承载与宽厚。
他们神采飞扬,言辞铿锵,满怀对各自所悟之道的热忱与骄傲。
风雷峰弟子振衣长啸:“风无拘无束,可激海啸摧山;雷迅猛果断,是天地裁决。修道者当如风雷,行于世间,所向披靡!”
金石峰弟子沉稳而立,沉声说道:“金者坚锐,石者厚重。修道者若刚毅如金、厚实如石,便可立于不败!”
土峦峰弟子神色从容,语气如大地般厚重:“土承载万物,是生长之本。修道者应如大地般宽厚,成就万物,涵纳天地之道。”
李长生静静聆听,随后轻声说道:“风雷虽疾,然雷鸣风止,万物安宁;金虽坚锐,需与土石相融,方成永恒之基;土承载万物,然若无水润、木生,唯余荒芜。”
他以阴阳平衡、五行相生之理,将万物化为和谐整体,言辞如春风化雨,触人心弦。
在场众人无不陷入思索,心中隐约生出对道的更深领悟。
在第十人出场时,众人目光齐聚,一个身姿轻盈、如烟似霞的女子从容而出。
她来自云隐峰,气质如晨间的薄雾般清灵,步履间仿佛踩着一片浮云。盈盈立于场中,微微躬身,随后抬眸,神色淡然却蕴含深意。
“云之聚散,无常却有道。它随风而行,随天而隐,虽无形,却有意;虽无常,却自成规律。人生亦如是,顺应自然,不执于物,不滞于心,方能如行云流水,自在无碍。”
话语如潺潺溪流拂过人心,带着一种飘渺却深刻的超脱之意,让人听后不禁感到豁然开朗。
她轻轻抬手,仿佛指尖就能牵动天边的浮云,那份对自然之道的领悟,将云的飘逸与人生的淡泊融为一体。
台下人群中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闭目低喃,似在咀嚼她的言辞。
而站在一旁的李长生,眉宇微动,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越发内敛,仿佛融入了天地间的风云起伏。
他并未急于开口,而是沉吟片刻,仿佛在感应天地的脉动。
良久,终于睁开眼,目光平静如湖,却深邃如海,声音不高,却直透人心。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修道亦如远行,若无外物积累,何谈步履稳健?若无持之以恒的准备,何以抵达真正的远方?”
“修道者,应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友。大道无形,却无处不在。若能借外物之力,而非为其所累,方能与道合一,逍遥于天地之间,纵横于四方之域。”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那位来自云隐峰的女弟子静静看着李长生,目光中浮现出一抹深深的敬意。轻轻一躬身,退至一旁,仿佛一缕清风随意地飘然而去。
论道将尽,青木峰的一名青年缓步登场,身着碧绿长袍,眉宇间透着淡雅书卷气。
他站定场中,目光清澈而坚定,轻声说道:“木生于土,长于风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之序,生命之道。木虽柔,却蕴坚韧;虽静,却满生机。修道者亦应顺时而动,不违天命,方能融入大道。”
话语轻缓,却如山间清泉,直入人心,蕴含着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令台下众人屏息凝神,几位长老也不由微微点头,目露赞许。
李长生闻言,迈步而出,目光深邃却和煦如春风。轻声道:“‘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木之生长,需阳光雨露滋润,更需地气承载。这正是阴阳调和,天地共生之理。”
稍顿后,他续道:“修道者当如木,扎根本性,外应天地,内修身心,吸纳万物精华,方能与自然同在,与天地共长。”
话音落,场中一片静谧,那位青年肃然起敬,深深一揖,低声道:“多谢教诲。”
最终,李长生凭借他对自然大道的深刻理解,完美应对了所有挑战者。每一次解答,既不炫技也不晦涩,而是以平实的言辞,将晦奥的大道化为清晰明朗的画卷,呈现在众人面前。
每当他开口,便如晨钟暮鼓,声声震荡心海,令围观者感悟良多,不少弟子甚至当场盘膝而坐,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灵感。
比试落幕时,四周一片寂静。众人看向李长生的目光,已不再带有轻视与怀疑,而是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震撼。那些起初怀有傲慢之心的天才弟子,如今只觉自惭形秽。
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太玄门。
山林间、溪流旁、洞府内,弟子们聚在一起热议此事,整个太玄门就像被投入了一颗石子,在静谧中激起了层层波澜。
“这李长生,究竟何方神圣?传言他不过刚入门不久,如今却能让这么多人心悦诚服,难道是得了拙峰什么不得了的传承?”
金霞峰的一位年轻弟子私下议论,他眼中既有羡慕,也夹杂着一丝嫉妒与不解。
“不对。”
另一位年长些的弟子却摇了摇头,目光中闪烁着理智的光芒,“这并非单靠传承能做到的事,传承再好,也需要承载它的器皿足够纯粹。”
“李长生之所以如此非凡,靠的是对自然的无比敏锐与深刻的悟性。能够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解读出平凡之中的深邃。这样的境界,实在让人叹服。”
讨论声渐渐传开,连闭关多年的几位长老都被惊动,纷纷派遣弟子前往打探详情。
“这等悟性,这等见识,真是让我等汗颜啊!”火云峰的一位长老在听闻李长生的表现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目光中闪过震撼,同时又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拙峰看似荒芜多年,实则是大隐隐于世,终有如此惊才绝艳的传人出现,也算是天道轮转。”
而在更高层次的议事中,有些长老开始提出更深远的思考。
“此子不可限量。他的天资和悟性,若加以培养,必然会成为太玄门的柱石。”有长老微微沉吟,带着欣赏与期许。
“我看不止如此。如此深厚的自然道理悟性,若能推演到极致,他很可能成为我们太玄门与其他宗门争雄的关键人物。”一位白发长老双手抚须,目光深远。
“长生,你对自然之道的领悟,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李若愚立于高台之上,身形佝偻却不失挺拔,仿佛一棵历经风霜的老松。
目光深邃而温和,穿过众人的注视,直落在李长生的身上。
语气中,既有长者的欣慰,也有拙峰传承者特有的淡然,“拙峰之道,并非凌空虚言的华丽辞藻,而在于洞彻事物的本质,用最朴实的方式彰显大道。”
李长生微微俯身,谦逊地行了一礼。但内心却波涛汹涌,地球彼岸的众多经典,帮助他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天地,辅以自身的感悟,成就了今日的突破。
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试,表面上是对挑战者的回应,实际上却是一次难得的内外兼修的过程。
每一次对话,每一句质疑,都如同炼炉中的火焰,将他的道路锤炼得更加坚实。
李长生感到,他与自然的联系更为深刻,对道法的理解也向着无形无相的至高境界又迈进了一步。
场下的弟子们神色各异,有的低垂着头,紧握拳头,眼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似乎无法接受自己落败的事实。
有的则面露敬佩之色,看向李长生的目光中带着深深的仰慕,似乎将他视为新的目标和标杆。
还有一些人,眉头微蹙,若有所思,仿佛在这场论道中捕捉到了某种与自身修行相关的重要启示,眼中闪动着求知的光芒。
整个拙峰脚下的广场,仿佛都因这一刻而安静下来。
清风徐徐,卷起一片片落叶,如同自然也在为这场论道送上最后的注解。
“我等愿意加入拙峰,追随李师兄的脚步,深入探究自然之道!”
片刻后,终于有几名原本属于其他峰的弟子毅然站了出来,语气坚定,目光炽热。
他们这一表态,就如同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掀起一连串的波澜。
李若愚轻叹一声,缓缓抬手,示意众人退下。
他转头看了看李长生,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难掩的欣慰。
“长生,拙峰因你而复兴,未来,便看你的了。”
阅读遮天:万古长生劫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