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9岁农家小孩开始」

第三十七章:王坤追随朱儁,共赴南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王坤携众麾下,一面厉兵秣马,一面静待朝廷旨意。未几,朝廷诏书翩然而至,皇甫嵩晋爵都乡侯,受命继续北伐,直指冀州黄巾;朱儁则被封为西乡侯,领兵南下,誓要荡平南阳黄巾之乱;而曹操则被朝廷委以重任,出任济南相,即刻启程赴任。

与此同时,张让等十常侍,这些深居宫闱、未尝战阵之苦的宦官,竟因在天子身边的“默默奉献”,莫名其妙地捞得了封侯之荣。此消息一出,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有人为这些宦官的晋升愤愤不平,有人则暗自担忧这背后隐藏的政治阴谋。然而,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天子的意志便是不可动摇的法度,无人敢公然质疑这一旨意。

在黄忠与甘宁的苦心劝解下,王坤暂且搁置了回归成都的念头,毅然决定率领麾下勇士,追随朱儁,共赴南阳。

王坤与曹操并肩而立,目送皇甫嵩大军缓缓北去,尘土飞扬间,尽显战士们的坚毅步伐与不屈战意。直至那支雄师消失在天际,王坤才转身望向曹操,眼中满是深情与不舍。

“孟德师兄,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方能重逢。你前往济南,定能大展鸿图,造福一方黎民百姓。”王坤的话语中,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曹操未来的殷切期望。

曹操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王坤的肩膀,道:“子玉贤弟言重了。你我皆为国家栋梁,虽身处异地,但心系天下苍生。这份情谊,岂会因距离而淡漠?你放心,我到了济南,定会竭尽全力,铲除奸邪,安抚百姓。”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尽在不言中。王坤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如玉的玉佩,递予曹操:“此玉乃我家传之宝,今日赠予孟德师兄,愿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也作为我们深厚友谊的见证。”

曹操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子玉贤弟如此厚礼,我岂能不收?你放心,此玉我会随身携带,时刻铭记我们的兄弟情谊。”

王坤望着曹操,道:“孟德师兄,我们就此别过。我等也需即刻启程,与朱大人会合。”

曹操点了点头,道:“好,他日战场上再见,定要与子玉贤弟共饮庆功酒!”

王坤率领麾下勇士,一路疾驰,直奔南阳。途中,他们严格训练,士气如虹,每个人都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渴望与期待。

数日后,王坤大军与朱儁部队会师于南阳地界。朱儁望着王坤麾下的精锐之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有了王坤的加入,他们的胜算又增添了几分。

“子玉,南阳黄巾余孽猖狂至极,百姓苦不堪言。我等需迅速制定作战计划,一举将其歼灭。”朱儁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王坤道:“南阳黄巾,自张曼成斩杀南阳郡守褚贡后,周边农民纷纷响应,人数越聚越多,如今已多达十几万之众。宛城中,张曼成麾下约有五万黄巾,其余则由赵弘、韩忠、孙夏等人率领。据我了解,黄巾精锐主要集中在宛城。

如今我方兵力不过两万,要想一举将其歼灭,实属不易。唯有将黄巾集中一处,方可一战而胜。

因此,我建议兵分三路,共同进军宛城。一路由孙坚大人率领,从南向北驱赶黄巾;我则率领一路,绕路向北,再从北向南驱赶黄巾;剩下朱大人率领大军,从东向西驱赶黄巾。最后,在宛城汇合,将黄巾死死围困于城中。”

朱儁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份详尽而周密的作战方案很快出炉。于是,朱儁下令,孙坚军从南向北进军,王坤则率领麾下勇士,一路从东向北,再从北向南进军宛城。

黄巾将领赵弘,得知朝廷军的安排后,眉头紧蹙,眼中闪烁着不安与焦虑。他迅速召集韩忠、孙夏等将领,共商对策。

“诸位,朝廷军已兵分三路,向我们逼近。孙坚从南而来,王坤自北而下,朱儁则领大军从东压境。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赵弘的声音沉重而有力,透露出对局势的深深担忧。

韩忠闻言,神色凝重,他沉吟片刻后道:“朝廷军此计甚妙,意图将我们驱赶至宛城,然后围而歼之。若我等分散兵力,则必被各个击破。如今之计,唯有集中兵力,坚守宛城,待时机成熟,再寻机突围。”

孙夏则显得有些急躁,他拍案而起,怒声道:“坚守宛城?我等岂是坐以待毙之辈?我提议,主动出击,趁朝廷军尚未合围之际,打破其一路,以乱其阵脚。”

赵弘摇了摇头,叹息道:“孙夏将军勇猛有余,然智谋不足。朝廷军此来,必定准备充分,我等若主动出击,恐正中其下怀。还是韩将军所言有理,坚守宛城,以待时机。”

众将领闻言,皆点头赞同。于是,赵弘下令,众人向宛城方向行进,准备在宛城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此举正合王坤之意。一月后,王坤等人抵达宛城城外。距离宛城还有数里之遥,王坤便命人扎营,密切关注宛城动静。如今宛城中集聚着十几万黄巾,王坤必须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又过数日,朱儁、孙坚等人也如约抵达宛城城外。于是,王坤前往朱儁营中,共商战事。

王坤道:“各位大人,如今南阳剩余黄巾皆已龟缩于宛城中,粗略估计,城中可战之兵约有四五万之众,其余十万余人皆为妇孺老弱。强攻宛城,伤亡必大,且未必能胜。”

朱儁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子玉所言极是,强攻宛城,实属下策。我等需寻一良策,既能减少伤亡,又能一举破城。”

徐璆点头附和道:“朱大人所言极是,我等皆为朝廷重臣,身负剿灭黄巾之重任,需谨慎行事,不可鲁莽。”

秦颉则显得有些焦急,他说道:“诸位大人,黄巾贼众势大,若拖延太久,恐生变故。我等需尽快拿出对策,不可再犹豫不决。”

孙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他朗声道:“诸位大人,孙某愿领一军,夜袭宛城,打黄巾贼一个措手不及。”

王坤摇了摇头,劝阻道:“孙将军勇猛无双,然宛城黄巾众多,且有城墙之利,夜袭风险太大,恐难成功。”

朱儁思索片刻后,说道:“子玉所言有理,夜袭并非上策。我等可围而不攻,断其粮草,待城中黄巾饥饿难耐,士气低落之时,再发起总攻,定可一战而胜。”

徐璆闻言,点头赞同道:“朱大人此计甚妙,围而不攻,既可消耗黄巾贼众,又可减少我军伤亡,实乃上策。”

秦颉也说道:“朱大人此计甚合我意,我等可按此计行事。”

孙坚虽然有些不甘,但也知道朱儁所言有理,于是点头同意。

王坤接着说道:“既然诸位大人皆同意此计,那我等需立即行动。我率一部,负责监视宛城动静,防止黄巾贼突围。朱大人、孙将军、徐大人和秦大人则分别率军,围住宛城四门,断其粮草。”

朱儁点头同意,说道:“好,就依子玉之计行事。我等需齐心协力,共破宛城,剿灭黄巾,以慰天子之望。”

阅读三国:从9岁农家小孩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从9岁农家小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