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秘史」

第九章 梁康伯迎娶龙姬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龙伯和扶周宣王即位时,周宣王请他作太上皇,他执意不从,谢绝后返回共国。龙伯和执意要回故土,留在京城的族人氏名仍沿袭旧称未变,故又称“龙伯”或尊称“龏伯”,氏名称龙氏。共伯和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即苏门山,苏门山也称共山),龙伯和依照周王室“天子之城方九里”的规格,重新整修了共国城。因他代替周天子执过政,已经是天子的身份,周宣王又命其享受天子的尊荣,当然他按天子城的规格重修,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古共城是西周时期除镐京外全国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平面基本为方形,南北长1300米,东西阔1200米,城墙最宽处90米,一般皆在70米左右,高13米,夯土分层筑成。按当时的建筑工具及搬土方法,这所城需要上万个劳力连续建筑多年才能完成,工程之大,全国罕见。

关于“共伯和代行天子之政”,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其二,厉王奔走后,朝中大臣就公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之职。因其是共国诸侯,名叫“和”,爵位为伯,故称其当政期间为“共和执政”。对于以上两种说法,史书上都有记载,前者见于《史记》等正史,后者仅见于《竹书纪年》(公元280年出土的战国竹简,出土时间尚有争议)。从可信度来说,《竹书纪年》较为确切。

《竹书纪年》等皆曰共和行政即共伯和干政十四年。《竹书纪年》(即《汲冢纪年》)记载周厉王出奔,共伯和干王位,史称“共和行政”。同时很明确地说共伯和,就是共国的龙伯,名和。《世本》也说共伯干政。《庄子·让王》:“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西晋司马彪注:“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贤人,诸侯皆以为贤。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诸侯皆请以为天子,共伯和即干王位。”共伯和,共国国君,姬姓,名和。是在周厉王,周宣王之间(前841年至前827年)执政的一个诸侯。因不同历史文献有异说,龙伯和的具体身份和角色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争议。其一为共国国君,名和。主要源自《竹书纪年》,《吕氏春秋》,《清华简》。一说“共伯和”为卫武公的别称。其二为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称共和指周定公、召穆公两卿行政,但此为孤证。

按照周宣王的安排,梁康伯迎娶了龙姬。

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康伯公赢得了发展的良机.

梁康伯注重与各小国互相联合,共同对付大国。

在梁国的周边,那时还存在虢国、芮国、荀国、贾国等一些弱小国家,梁国便与他们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大国的侵略。

虢国是西周的诸侯封国。虢国(前9世纪-前7世纪),是周朝初期重要姬姓诸侯国,前后有五个。南虢在陕州,北虢在平陆,东虢在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西虢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与南虢合并。留下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的千古遗训。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封于制邑,建立东虢国。虢叔封于雍邑,建立西虢国。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王封王季之子于陕州,史称西虢国,周厉王三年西虢国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三门峡,史称南虢国。

虢仲、虢叔是重要的姬姓封国。《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国语·晋语四》说“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动,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韦昭注:“善兄弟为友。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也。”这说明虢仲是文王的异母弟,虢叔是文王的同母弟。他们与文王的关系密切,都曾任文王的“卿士”,共同辅佐文王治理国家,为发展壮大周族的势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世虢国之君在周王室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虢国的封地看:虢仲、虢叔分封的国土,紧依成周、宗周的外围,皆属军事战略要塞。虢仲所封的制邑,《左传》隐公元年谓:“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国语·郑语》云:“虢叔恃势”,这是说东虢地势险要,是成周的东大门,也是东都洛邑周围的八关之一。特别有趣的是,东虢所属之“制”,一名成皋,亦名虎牢。《穆天子传》卷五:子东至于雀梁。甲辰,浮于荥水……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擒虎,必全之。乃生搏虎而献之天子。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虢,是为虎牢。”郭璞注:“因以名其地也,今荥阳成皋县是。”这说明东虢属邑“虎牢”的命名,更与捕虎的事直接相关。同时,虢叔所封之西虢,位于今宝鸡市东南,是丰镐的西大门,后世所筑的散关、陈仓故城皆邻近其境,三国时“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连西虢东迁后的“陕县之虢”,境内不但有丰、镐与成周间东西交通要塞函谷关,而且也是晋国渡河南下的必经要津“茅津渡”之所在。这说明虢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捍卫周室安全,有着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东虢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国,东虢是济、洛、河、颍之间的大国。《国语·郑语》载:“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韦昭注:“虢,东虢也。虢仲之后,姬姓也。此虢叔,虢仲之后,叔、仲皆当时二国君字。”《诗·郑谱》引《正义》曰:“谓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之间,其子男之国有十,惟虢、郐为大。”这说明东虢是虢仲的封国,位于济水以西、洛水以东、黄河以南、颍水以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左传》隐公元年:“制,严邑也,虢叔死焉。”杜预注:“虢叔,东虢君也,恃制邑而不修德,郑灭之”,杨伯峻注:“严邑即险邑,虢指东虢,制当为其属地。”《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郑伯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杜预注:“虎牢,今河南成皋县”。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牢,在韩曰成皋。”《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徐广曰:“虢在成皋,郐在密县。”《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应劭注:“故虢国,今虢亭是也。”《括地志》曰:“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叔之国。《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汜水县,古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这说明东虢的都邑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附近。东虢故城尚有迹可寻。今河南荥阳广武乡南村村东南有东虢故城,俗名平眺城。《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00米,东西宽约700米,现东墙北段和北墙保存较好,残高3米。夯筑城垣,夯层厚5~6厘米。城内发现陶窑、仓窖、墓葬等遗迹,散存较多的春秋、战国、汉代陶鼎、盆、罐、豆及筒瓦、板瓦残片,陶罐上发现‘平兆用器’戳记。城内下层曾出土商代陶鬲等。”

西虢国,春秋初年在西虢的故土仍有一个名“虢”的小国。《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县杜、郑,灭小虢。这说明春秋初年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灭掉了一个名“小虢”的国族。《后汉书·郡国志·右扶风》有杜阳县,刘昭补注:“《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郑”即“郑宫”之郑,在今陕西风翔县北。可见,春秋时小虢的属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和凤翔县北部,仍在西虢的故土之内。《史记·秦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按:此虢灭时,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又云:小虢,羌之别种。”所谓“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见《汉书·五行志》∶“是时虢为小虢”。春秋中叶,陕州之虢行将灭亡时虽已沦为小国,但《左传》、《国语》诸史籍仍称其谓“虢”,谓之“小虢”者,乃汉人所为。因此,当时的“小虢”明指“杜、郑”之虢,不应与陕州之虢相混。这说明文王弟虢叔所封的西虢,在西周晚期东迁后,留下的一支仍居于原地,直至春秋中叶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才被灭掉。但是,这个“小虢”的族属,也有可能是西虢东迁后,其地被羌戎所占,因居西虢之故地,而“陕州之虢”尚存,故名之曰“小虢”。《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平王东迁,夺虢仲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仲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韦昭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有虢县。同书《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西虢在雍州。”《水经注·渭水》载:“(雍)县故城秦德公所居也。《晋书地道记》以为西虢地也。《汉书·地理志》以为西虢县。《太康记》曰,‘虢叔之国矣。”《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虢县,古虢国,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后秦武公灭为县。”《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虢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这说明西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西虢在西周金文中又名奠虢或城虢。《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七~十八著录奠虢仲簋3件,同铭。其铭曰:惟十又一月既生霸庚戌,奠(郑)虢中(仲)乍(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三代吉金文存》卷七·十四·一和三十四·二还著录两件城虢氏器,其铭曰:城虢中簋铭:“城虢(仲)乍(作)簋”。城虢遣生簋铭:“城虢遣生乍(作)旅簋,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阅读梁国秘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梁国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