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声色犬马都是腐蚀人的神兵利器,看看董卓那么勇猛的一员将领,因缘际会,占了洛阳权倾天下,短短数年间,不断享受天下第一的种种待遇,很快就从一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蜕变为一名肚满肠肥,只知道保全富贵的田舍翁。
南方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日渐富庶,文化学术氛围更是浓厚,民间既有余财,文化氛围亦有,自然是读书人日众,甚至到了明清两朝,科举所录进士大多为江南人士,尤其夸张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其中一次科举,一榜进士竟然全部都是江南人士,如此一来就彻底激怒了北方考生,他们联名上书抗议。
此事越闹越大,民情汹涌,民间传言不断,于是朱元璋不得不亲自过问,但是一番查证下来,江南地方考生的试卷,水平确实高于北方考生,查办此事的官员都表示此次科举并无舞弊之事。
虽然如此,但是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自然要照顾北方人士的情绪,不可能将此结果公之于众,无奈之下,只得罢免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然后再开一榜科举,此榜所录进士尽皆为北方人士,就这样,才平息了此次事件。
只是自此之后,主持科举的官员,都会约定俗成一个惯例,就是每榜所取进士,必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北方人士,绝对不能全部之取江南考生,要不然的话,没有错也会被皇帝问责的了,而比例大概是南方六到七成,北方四到三成,南方读书氛围之盛,可见一斑。
读书人众多,自然是大儒辈出,就像“程门立雪”中杨时拜见的老师程颐,就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妥妥的江南人士。
而那个春秋战国后唯一一个被称为“子”,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朱子朱熹,乃是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人,也是江南人士。
富庶安逸而又文风鼎盛,难怪日后南方政权,鲜有不被声色犬马腐蚀的雄主,就算能够抵御声色犬马的腐蚀,也最多是第一代君主,到了第二代君主,生于如此环境,基本上难有雄心壮志,继承先代志向的君主了。
其中李后主李煜与陈后主陈叔宝就是最佳的例子了,毫不顾念先祖创业之难,一旦登位就纵情声色,不思励精图治以固国本,只管大肆搜刮民间,宁愿向强邻卑躬屈膝以求他国不来侵凌。
有如此君主,手下大臣也是有样学样,那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相传就是顾闳中(南唐画院待诏)奉李后主之命,前往南唐重臣韩熙载家中查探(当时有人告发韩熙载家中常常闭门不出,恐有谋反之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绘画下来给李后主观看的。
画中可见,韩熙载家中设宴,人物多,排场大,有美姬、有乐团、有舞队,可谓极尽纸醉金迷之事,虽然有人说这是韩熙载“自黑”之举,以免李后主猜疑,但是韩熙载能够如此轻易设下如此排场,想必平日家中生活,也断断算不上是俭朴的了。
南方政权的君臣除了容易沉迷酒色以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战略远见,容易被眼前之利害吸引全部注意力,难以思考长远之事。
就拿东吴所谓“四大都督”来说,除了周瑜和鲁肃,明白到三国时期最大的利害就是联弱抗强,只有全力遏制曹魏势力的发展,蜀汉和东吴才有生存之机,双方就算再有矛盾,也只能等灭掉曹魏或是极大削弱曹魏后,才是分个高下之时。
所以高傲如周瑜,就算十分不满刘备势力侵占荆州地盘的举动,也只是宣之于口,极力忍耐不会动之于手,而到了鲁肃之时,更是为保蜀汉势力能够壮大起来共同对抗曹魏,不惜让利给刘备方,搁置了荆州地域的争议。
阅读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