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图版目次一、莫高窟259窟佛北魏敦煌二、莫高窟248窟菩萨北魏敦煌三、莫高窟432窟菩萨北魏敦煌四、洛神赋图卷(部分)晋顾恺之故宫博物院藏宋摹本五、梁武帝修陵石刻天禄南朝丹阳六、墓砖画狩猎耕作魏晋嘉峪失七、《荐季直表》魏钟繇唐摹本传刻八、《丧乱帖》晋王羲之日本藏唐摹本九、《兰亭序》晋王羲之故宫博物院藏唐摹本十、墓砖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南壁)南朝南京西善桥十一、墓砖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北壁)

十二、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全景南朝句容十三、云岗石窟20窟主佛及东立佛北魏大同十四、云岗石窟窟后室东壁北魏大同十五、云岗石窟3窟南壁门拱上部七立佛北魏大同十六、龙门石窟中洞北壁全景北魏洛阳十七、麦积山石窟千佛廊北魏天水图版共十七幅。图版十三至十七,是关于石窟艺术的,分别选自《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图版一至三,选自《敦煌彩绘》,均系文物出版社出版。图版四至十二,选题较宽,涉及书法、绘画、雕刻等方百。图版七,选自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三希堂法帖》。图版八、图版九,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通史》。图版五、图版六,选自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相片。图版四,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1。图版十至十二,选自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南朝艺术》。题记本卷和下卷(第六卷)都是论述中国中古时代发展时期历史的。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在这时期的前期,民族重新组合现象在展开。这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时期的后期,民族重新组合的现象逐渐告一阶段。这是在隋唐时期。三国而晋南北朝时期给一些人的印象,好像只是一团混乱,其实这段历史也自有它的行程可以稽考的。大致说来,这个时期相当于公元9年至589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三国的鼎立。第二,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第三,南北朝的对峙。第四,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上看,这个时期历史形成的脉络还是相当清楚的。本卷的综述对这种情况有更具体的论述。这种划分是从历史发展的全局上看,而不是简单的作为割据的历史来处理的。

本卷的撰写者整整有42位,其中有何兹金同志,是本卷主编,撰写了综述部分的第一、二、三、四、五章和第六章的一至五节。兹全,9年生于山东菏泽,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读史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学的突破、创新和普及》。

周一良同志撰写了序说部分的第一章和第三章。他93年生于安徽东至,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94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哈佛大学日文教员、燕京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988年离休。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礼记》,并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与吴于廑同志共同主编《世界通史》等。

黄展岳同志撰写了序说部分的第二章。

陈连庆同志撰写了综述部分的第六章第六节和传记部分的第二十二章第三节。他9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后转攻中国史。先后任长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秦汉魏晋南北朝姓氏研究》、《西域南海古地志辑佚》、《岭南大地志辑佚》、《诸家异物志辑佚》。所写论文已收录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年去世。

黎虎同志为典志部分撰写了第一章第一节,他于93年生于广东兴农。

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留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发表有《略论曹魏屯田的历史作用与地位》、《三国时期的自耕农经济》、《论西晋占田制的历史渊源》、《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早田作物的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粮作物品种的增加》、《六朝时期江沔地区的屯田和农业》、《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等论文多篇。

范楚玉同志撰写了典志部分的第一章第二至第六节。

华觉明、周卫荣、杨文衡同志撰写了典志部分的第二章第一节至第八节和第十节。杨文衡同志并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二章第三节、第十五章第三节和第二十六章。

张清健同志撰写了典志部分的第二章第九节。

凌光、朱大为同志撰写了典志部分的第二章第十一节。

祝总斌同志为典志部分撰写了第三章。他930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万绳楠同志为典志部分撰写了第四章。他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郑佩欣同志撰写了典志部分的第五章,传记部分的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他933年生于河南省温县。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著有《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并发表有关魏晋南北朝史论多篇。

胡守为、叶妙娜同志合写了典志部分的第六章。胡守为同志并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八章第三节。他929年生于广东东芜。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副校长。主要论文有《汉魏的浮华士风》、《黄巾起义口号试释》、《大般涅经在河西的传释》、《山越与宗部》、《张昭与孙吴的立国方针》、《暨艳案试释》、《陈寅恪的史学成就与治学方法》。

陈玉屏同志为典志部分撰写了第七章。

陈琳国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章第二节、第七章第三节、第十章第一节、第十六章第二节、第十七章第四节,与周兆望同志合写第二十一章第一节。他943年生于福建龙海。99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发表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和《庶族、素族和寒门》、《论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等论文。

曹文柱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八章第一节,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六章第三节,第十七章第一节,第十九章第一节,第二十章第一节、第二节。他于945年生于北京,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著有《略论魏初年都址的选择》、《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治乱嬗替》、《胡汉分治》等。

张文强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一章第二节和第十章第三节。

余桂元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章。

杨光辉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五章第二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九章第一节,第十一章第一节,第十六章第一节,第十八章第二节。他9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985年、988年先后获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学位。989年至99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部主任、副编审,主要论著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封爵制度》、《西晋分封与八王之乱》等。

郭豫衡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六章第一节。

韩国磐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六章第二节、第七章第二节。他99年生于江苏海安。现为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顾问,福建省历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隋唐五代史纲》、《魏晋南北朝史纲》、《隋唐五代史论集》、《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北朝经济试探》、《南朝经济试探》、《南北朝经济史略》、《隋朝史略》等,并发表论文多篇。

于天池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六章第三节,第二十章第四节。他945年生于山东烟台。97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988年至990年赴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金日成综合大学任专家,讲授汉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他编印了馆藏多种书刊,发表了研究蒲松龄的论文多篇。

周兆望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八章第二节、第十章第二节、第十一章第三节、第十七章第三节、与陈琳国同志合写第二十一章第一节。他944年生于湖南。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现为江西南昌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薛军力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九章第二节、第十章第二节。

郭良玉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二章第三节。她95年生于山东巨野,曾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学校教师,北京三十九中语文教员。974年退休。著有《唐太宗演义》、《朱元璋外传》、《唐明皇》、《女皇武则天》等历史小说。

曾敬民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四章第一节。

李经纬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四章第二节、第二十八章。

何绍庚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五章第一节、第二十三章,并负责第二十三至二十八章的统稿工作。

施光明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七章第二节、第十九章第二节。

夏露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八章第一节、第十九章第三节。她还在综述部分协助何兹全同志写了几节初稿。

邓奕琦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十八章第三节。

瞿林东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章第三节、第二十一章第二节。他937年生于安徽肥东。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97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副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导论》(合作)。

郭朋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二章第一节。他920年生于河南唐县,现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已经离休)。先后出版了《隋唐佛教》、《汉魏而晋南北朝佛教》等九部书,在同时期内,还先后发表了有关中国佛教思想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多篇。

季羡林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二章第二节。他9年生于山东省请平县。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935年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94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978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984年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

译著甚富,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季羡林选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大唐西域记校注》、《论印度》、《沙恭达罗》、《罗摩衍那》(—7)等。

杜升云同志、刘金沂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四章。

林文照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五章。

汪子春同志为传记部分撰写了第二十七章。

刘雪英同志撰写了传记部分的第二十九章。

以上共4人,把我算在里边就是42人。这里有少数人没有介绍他们的学历、经历和著作。这是因为他们在本书第三卷、第四卷的题记中介绍过了。有的是国为编者手下材料残缺,以后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欠缺的地方增补起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是很复杂的历史,写成一部史书很不容易。现在依靠各位同志的努力,毕竟还是把这部历史写出来了。在我们的书稿中,有好多佳作,如周一良同志的文献资料,黄展岳同志的考古资料,祝总斌同志写的门阀制度,郭预衡同志写的曹植,何绍庚同志写的祖冲之,曾敬民同志和何绍庚同志合写的葛洪,郭朋同志写的道安,季羡林同志写的法显,科技史小组的同志们合写的科技各章,都是可以提出来说一说的。

书稿中也有明显的欠缺,这主要是,各篇数字之间的不平衡,文字表述有时浮词过多,把史书写成论文,这些都是史学界长时间形成的,必须不断加以克服,但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克服得了的。

王仲荦同志是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著名的专家。我曾邀请他参加本卷的编撰工作。他说,因为他已经写出了《魏晋南北朝史》一书,就不再参加我们的这项工作了,但答应本卷可以采用他这部著作的材料和论点。本卷确实利用了他的一些成果,有的注明了,有的也没有注明。我谨在这里表示对这位史学家的感调和怀念。

本卷传记部分在编辑上的工作是相当重的,黎虎同志为此费了很多的力气。科技小组的同志们对于所承担的任务都是完成得那么认真、及时,这都是我们深为感谢的。本卷科技方面拟目原有化学一项,因其内容几乎完全与葛洪、陶弘景相同,在本卷订稿时,也就删去了。

缪钺同志和周一良同志为本卷扉页题署书名,在此深致谢意。

白寿彝987年5月30日于北京友谊医院初稿994年2月日修改

中国通史甲编序说第一章文献资料第一节正史《三国志》《三国志》陈寿(233—297)撰。有魏志(志一作书,下同)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蜀汉时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任治书侍御史。晋太康元年(280)平吴后,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他的思想感情,仍倾向于蜀汉。关于《三国志》的宗旨、体例和后人对它评论的当否,可参看缪钺《三国志选注·前言》。

陈寿的时代距三国不远,不少事是他所闻甚至及见的。魏、吴两国都有官修史书,成为陈寿撰述的依据。蜀汉末立史官,但陈寿心怀故国,尽力搜求能得到的材料,如《诸葛亮传》中收录了诸葛氏集目录和传主自己编集的上表;《杨戏传》中收录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都是《史记》《汉书》所未有的变例。《三国志》中包括董卓、袁绍等人的传,可与范晔《后汉书》比较对照研究。所撰日本古代史重要资料的《倭人传》,迄今为中外学者所重视。陈寿书取材颇广,但漏略也不少,如名医张仲景、发明家马钧都未立传。少数民族只收录了东北方面,而蜀汉的南中诸族和孙吴的山越都付缺如。《三国志》以简练见长,而“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清李慈铭语),是其缺点。

弥补《三国志》这一缺陷的,是宋裴松之(372—45)的《三国志注》。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先世东晋时渡江。松之官至国子博士太中大夫。他奉朱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元嘉六年(429)奏上。裴松之的宗旨是补缺略,备异闻,纠正错误,评论得失。他广搜博采,注中引书一百五十余种,绝大多数今已亡佚,如陈寿只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各用了十三字和四十一字叙述曹魏重要措施屯田,裴松之在《武帝纪》注中引用王沈《魏书》的记载,补充了一百四十七字在《任峻传》注中,引用《魏武故事》所载曹操令以补充枣抵事迹,关于屯田有一百八十二字。裴注中保存的史料,质和量都不在原书之下,同为今天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依据。裴注的字数约为本书的三倍,但亦有六十一篇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传)没有注。关于裴注的评价,参看杨翼骧的《裴松之与三国志注》一文,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一。

长期以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受到重视。清代学者赵一清、钱大昭、潘眉、粱章矩、钱仪吉等,都曾为《三国志》作注。民国时,杨守敬的弟子沔阳卢弼(字慎之87—97)汇集各家之注,并附自己的校勘与见解,编成《三国志集解》,书前有93年自序。卢氏创获无多,但鸠集旧注颇完备,地理方面尤详,是目前最方便的本子。《三国志》没有表和志,清代以来不少学者补撰,虽然材料基本上不出原书和裴注,但经过分类排比,眉目清醒,有关地理、职官的表志,尤为有用。这类补表补志绝大多数收在《二十五史补编》和《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今胪列有关《三国志》的补表补志于下万斯同(38—702)《三国大事年表》。

周嘉猷《三国纪年表》。

谢钟英《三国大事表》。

张守常《三国大事表补正》。

万斯同《三国汉季方镇年表》。

万斯同《三国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国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

万斯同《汉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吴将柏大臣年表》。

黄大华《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

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据南宋本《世说新语》所附人名谱,补录不见于陈寿书中者多人。

陶元珍《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

洪饴孙(773—8)《三国职官表》。曹魏官制大异于汉,而两晋南北朝的职官多渊源于此,所以表中凡初建置者皆特著出。此表合职官志与表为一,每官下列前后居此官者姓名,可以考见官职高下和迁转。

吴增仅、杨守敬(839—95)《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氏订正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三国分列,按诸帝次序,依州郡县列为表。杨氏补正。

谢钟英《三国疆域表》。列三国最后疆域所包括郡县名,并注清末今地。

洪亮吉(74—809)、谢钟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洪氏撰,谢氏补注,以三国最后疆域为断。县下注城镇山川等及有关当地故实。

谢钟英《三国疆域志疑》。

金兆丰《校补三国疆域志》。

侯康(798—837)《补三国艺文志》。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

清代杨晨编《三国会要》二十二卷,分十六门。引用正史为正文,裴注等书低格写。此书与以后朱铭盘所编南朝宋、齐、梁等会要一样,都不能提供新史料,但可作分类的索引利用。

关于《三国志》的工具书,有哈佛燕京学社所出引得编纂处的《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中华书局所出高秀芳、杨济安编的《三国志人名索引》。前者是全面的索引,用处较广。但编者在选定条目编入引得时,着眼不宽,只注意习见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对于某些词语,尤其是具有时代特征而较少见的词语,反未收录。如“三史”、“人伦”、“人流”、“羌胡穀”、“虏穀、“楼梦”、“保官”等,因而不能利用引得排列此类词语进行研究。又如“中国”、“中州”、“部曲”等条目下所列出处,亦有脱漏。引得约纂处所出其他引得,与本段历史有关的如《世说新语引得》,亦存在类似问题。

《晋书》《晋书》唐以前人所撰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晋史很多,一般称有十八家,实际二十几家,俱已亡佚。今天的《晋书》是唐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40—42)间,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主编,连同李淳风、令狐德棻等共二十一人参加,以齐臧荣绪所撰《晋书》(包括东西晋,纪录志传共百一十卷)为依据撰成的。唐太宗撰写了宣帝、武帝、陆机、王羲之四篇纪传的论,所以又称此书为太宗御撰。

《晋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天文、地理、历律、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刑法),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正史。由于书成众手,所以纪传、纪志、纪与载记、志传以及传与传之间时有牴牾矛盾之处,有时一事两传重出。《李重传》称见《百官志》,《司马彪传》称见《郊祀志》,这些志实皆《晋书》所无,盖沿各家旧晋书之文未改。在典章制度方面,当时颇为重要的九品中正制不见于职官志中。太常等九卿自汉至宋齐皆无卿名,梁以后始在太常等官名下缀以卿号,而书中皆称某卿;江左侨置州郡宋以后始冠以南字,而书中一律称南某州,皆不确切。《晋书》撰成晚于《宋书》一百余年,诸志中记事多沿自《宋书》,往往可用后者纠正前者失误。又如徐广在《晋书》、《宋书》中皆有传,《晋书》本传称义熙初封乐成侯,而《宋书》本传作乐成县五等侯。五等侯无实封,与一般封侯不同,五等两字不应省,这也说明《晋书》疏略。但《晋书》包含史料比较丰富,刘知几批评它多采杂史小说。今天看来,此点恰恰可贵。列传中收录不少有关重要史事的文章。《晋书》采用班固所创名称和体例,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把十六国(除去张氏前凉、李氏西凉)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历史编为载记,填补了东晋南渡以后北魏统一北方之前中国北部一百二十年历史的空白。五行志三卷虽多记灾异迷信,但如“涛水入石头,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羌煮貊炙”等记载,以及百姓歌谣等,作为史料都很有用。

有关《晋书》的补表补志很多,胪列如下万斯同《两晋诸帝系统图》。

万斯同《晋诸王世表》。

秦锡田《补晋宗室王侯表》。收录有爵可考之宗室,以封国为纲,凡徒封本国者皆列入,较万表详细周密。

万斯同《晋功臣世表》。

万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

秦锡田《补晋异姓封爵表》。

秦锡圭《补晋执政表》。补订周济《晋略》之执政表,较万氏将相大李培栋《晋书研究》,景蜀慧、郑小容《晋书的修撰及成书时间》(《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0辑)及赵俊《唐修晋书时间考》(《史学史研究》984年第3期)三文不约而同地考定为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臣年表为周密。

万斯同《晋方镇年表》。

万斯同《东晋方镇年表》。

秦锡圭《补晋方镇年表》。

吴廷燮《晋方镇年表》。

吴廷燮,《东晋万镇年表》。吴氏两表皆远较万表秦表为详细周密。

万斯同《晋僭伪诸国世表》。

万斯同《晋僭伪诸国年表》。

秦锡田《补晋僭国年表》。

张愉曾《十六国年表》。

万、秦、张三表皆按年以各国政权为纲。

沈维贤《晋五胡表》,以民族为纲。

万斯同《伪汉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成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赵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燕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秦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后秦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后燕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南燕将相大臣年表》。

练恕《西秦百官表》。

缪荃孙(844—99)《后凉百官表》。

缪荃孙《南凉百官表》。

缪荃孙《西凉百官表》。

缪荃孙《北凉西官表》。

缪荃孙《夏百官表》。

缪荃孙《北燕百官表》。

卢文弨(77—79)《晋书天文志校正》。

卢文弨《晋书礼志校正》。

毕沅(730—797)《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晋书·地理志》详于西晋之初,而又不以武帝时郡县为断限。惠帝时记述己略,东晋尤为疏漏。毕氏补漏订讹凡数百条。

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

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分别叙述实州郡县、实州侨郡中侨州郡县,清晰有用。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

钱仪吉(783—850)《补普兵志》。

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

文廷式(85—904)《补晋书艺文志》。

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收录石刻一百三种,为其他补志所无。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

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以上补志五家,互有详略异同,大致以文氏吴氏书为较详备。

补表补志之外,清代周家禄、劳格皆有《晋书校勘记》,丁国钧有《晋书校文》。吴士鉴(?—933)字絅斋,浙江钱塘人,汇集各家旧晋书佚文,和清代学者卢文弨、钱大昕、王鸣盛、赵翼、洪颐煊、张熷等诸家校勘及考订成果,编成《晋书斠注》。928年由刘承干出资刊刻,所以他也列名为作者之一。清代学者对《晋书》注释用力不如《三国志》之勤,吴士鉴钻研此书功力也不深,虽汇总不少史料,而时有疏忽。如《资治通鉴》胡注有助于理解《晋书》处,《斠注》未收。虽用《文选》中干宝《晋纪总论》核对《晋书》卷五所收,只注意了次要文字,《晋书》省略的几句,《斠注》反未著出,李善注也未利用。黟县姚铭恭著有《晋书纂注》,只存本纪十卷。搜集不如吴氏书之广,但本书内互证较吴书细密。《晋书斠注》性质与《三国志集解》相近,而质量不如,但仍不失为方便有用的本子。关于《晋我欲成神小说5200书》的工具书,有中华书局所出张忱石编的《晋书人名索引》。

清代开展辑佚工作,黟县汤球、甘泉黄奭皆曾辑亡佚的晋史。汤球所辑有九家旧《晋书》(臧荣绪、王隐、虞预、朱凤、谢灵运、萧子云、萧子显、沈约、何法盛),干宝、陆机、曹嘉之、邓粲、刘谦之、裴松之的《晋纪》,陆机《惠帝起居注》,孙盛《晋阳秋》,檀道鸾《续晋阳秋》,习凿齿《汉晋春秋》,以及极为片断的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困学纪闻》十三考史门称,“萧方等梁元帝子,为《三十国春秋》,以晋为主,附列刘渊以下二十九国。”然二十九国具体何指不详),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记》,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书》,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暋抖鼗褪德肌罚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l狼蛩辑晋史等都收于《丛书集成》。黄奭所辑有虞预、朱凤、谢灵运、臧荣绪、陆机的《晋书》,何法盛《晋中兴书》,干宝、邓粲的《晋纪》,孙盛《晋阳秋》,习凿齿《汉晋春秋》,刘谦之、徐广的《晋记》,王韶之《晋安帝纪》,檀道驾《续晋阳秋》,刘道荟《晋起居注》,及片段的其他众家晋史。黄奭所辑书收在《汉学堂丛书》。敦煌残本邓粲《晋纪》见《鸣沙石室佚书》,吐鲁番残本孙盛《晋阳秋》见《出土文献研究》第一集。

《宋书》《宋书》梁沈约(44—53)撰。沈约,字体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宋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律历、礼、乐、天文、符瑞、五行、州郡、百官),列传六十卷。沈约利用徐爰所撰宋史纪传和何承无所撰诸志,只补充了宋代最后十几年的事,所以齐永明五年(487)春着手,次年二月即完成。

《宋书》志的内容上溯到魏晋。沈约志序称“今以魏接汉,式遵何氏。”辑本臧荣绪《晋书·五行志》中亦记魏文帝时大疫,明帝时地震,孙权时大风,盖宋时原有上溯之传统。对于这样的体例,自来评价不一。今天看来,《宋书》的志这样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是有益的。《宋书》各志占全书三分之一,包含的史料来源较早,历来受到重视。《礼志》不仅有婚丧祭祀仪注,而且包括旗章服物。所记公主居第成婚,皇帝宴会行洒,有司表格式等,都是有意义的史料。《乐志》记载了各种场合的歌曲歌词,记录了某些音乐的曲调,描述了乐器形制和舞蹈杂伎等。《符瑞志》、《五行志》的指导思想固属迷信,但前者保存了一些村名、里名,后者包含不少有关衣食住行的社会史料,所收民谣作为历史及文学史资料都是有用的。《州郡志》定出以大明八年(44)为断限,远较《晋书·地理志》为科学。关于东晋渡江以后南方州郡的分割侨置,宋志较晋志为详确,可用以较正晋志。

《宋书》载录有关政治的文字较多,过去为学者所讥评。但从保存原始史料角度看,今天应当称赞。尤其是百官集议某问题时,《宋书》往往收录全部议论内容,如《王弘传》载王弘、王淮之、何尚之等关于同伍犯法、主守偷盗之议,《颜竣传》关于铸钱的两议,《孔季恭传》的耕湖田议。这些资料保存当时公文的格式和语气,所录明帝与诸方镇诸大臣诏书中,多当时口语,作为史料都是极为可贵的。

《宋书》的补表有盛大士《宋书补表》。包括纪元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

万斯同《宋诸王世表》。

罗振玉;(8—940)《补宋书宗室世系表》。人名下列其致死之由,以说明宋代宗室互相残杀之酷。

万斯同《宋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宋方镇年表》。

沈约在志的总序说,“刑法、食货,前说已该。随流派别,附之纪传。”实际这不能成为不立两志的理由。清代郝懿行(757—825)作《补宋书刑法志》、《补宋书食货志》,材料全出纪传。

《宋书》还有补志、校勘等书成孺《宋州郡志校勘记》。

聂崇岐(903—92)《补宋书·艺文志》。

苏晋仁、萧■子《宋书乐志校注》。

清代朱铭盘(852—893)编《南朝宋会要》,分门别类辑录《宋书》中有关典章制度资料,颇完备,可作分类的索引利用。但亦有疏漏,如方域门失收《符瑞志》所见村名里名。

《南齐书》《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包括本纪八卷,志十一卷(礼、乐、天文、州郡、百官、舆服、祥瑞、五行),列传四十卷。原有序录一卷,今佚。萧子显,字景阳,南兰陵兰陵(今江苏武进)人,齐豫章王嶷之子,仕梁至吏部尚书、吴兴太守。书中叙述他的祖父齐高帝萧道成词多溢美,为其父萧崇所作传长达六千七百余字,备极揄扬,而对齐梁禅代之事,因以前朝宗室仕于梁朝,不免有所回避。萧子显虽去齐时代较近,所收史料并不丰富,不少处记载不如《南史》详备。如《巴陵王子伦传》明帝会典签杀高武子孙事,《晋安王子懋传》防阁董僧慧事,建安王子真被杀事,《南史》都较《南齐书》记载为详。崔庆远与魏孝文帝的应对,附见于《萧遥昌传》,萧子恪仅附于《萧嶷传》,皆嫌简略。

《南齐书》与《宋书》相似,收录文字较多。其中如《虞玩之传》所载高帝诏书及玩之表文,《王僧虔传》载与檀珪书及戒子书等,不仅是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的原始史料,而且保存不少当时习用语言,颇有价值。类传中设立文学传,为以后《梁书》《陈书》所沿袭,反映了齐梁时期文学的兴盛。继《宋书·恩幸传》之后,《南齐书》立幸臣传,以往史书所无,也反映了宋齐两代门阀制度之下皇帝利用寒人掌机要的政治特征。

《南齐书》的志可能利用了齐代时檀超、江淹所撰旧本而加以增损。《乐志》收歌词,为《宋书》旧例。《州郡志》每州总序中除建置沿革外,兼叙当地社会经济及风土人情,继承了《汉书·地理志》的优良传统,史料价值甚高。《百官志》虽只一卷,而编排眉目清楚,叙述明确,包含不少纪传中所不见的当时官制特征,对于了解南朝官制,比《宋书·百官志》更为有用。祥瑞、五行两志中,也包含不少社会风俗以至文化史料,如虎与象出现之地,有助于研究古代气候,用树(即茱萸)调味,朱雀桁上有华表柱,王俭谓江南不闲隶书,属龙、属虎、属猪、属马等等。

《南齐书》的补表补志等有下列诸书万斯同《齐诸王世表》。

万斯同《齐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齐方镇年表》。

陈述《补南齐书艺文志》。

朱季海《南齐书校议》。

朱铭盘《南朝齐会要》。

《梁书》《梁书》唐姚思廉(557—37)撰。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姚思廉字简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仕唐至散骑常侍。思廉之父姚察(533—0)在陈时修《梁书》未完成,思廉继承父业。《梁书》中王茂、曹景宗、萧颖达等甘五篇传的史臣论署“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可以推断《梁书》约有一半是姚察原本。书中收录有史料价值的诏策表疏不少,但将相大臣死后赠谥诏书的例行文字,也往往载入本传,重复雷同,用处不大。卷五四诸夷、海南诸国及西北诸戎共收三十二个外国及国内少数民族,比宋齐两史为多,反映梁代声教远被。文学传占两卷共二十四人,反映梁代文风之盛。由于多沿梁代旧史,有时回护,如临川王宏北伐失败事,从《梁书》找不到材料。萧颖胄、王琳、萧■在《梁书》无传,亦是疏漏。与宋齐史论赞之用四六文字相比,姚氏父子的史臣论皆用散文,是一特色。

《梁书》的补表补志有万斯同《梁诸王世表》。

万斯同《梁将相大臣年表》。

洪孙(804—859)《补梁疆域志》。

朱铭盘《南朝梁会要》。辑录有关典章制度资料,如选举门有年贯一项,列举补国子生或任起家官年岁,颇有用。然资料限于正史,如《金楼子》、《广弘明集》等书中大量史料,以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北朝及外国使臣入梁事等,皆未收录。

《陈书》《陈书》唐姚思廉撰。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陈朝立国三十三年,当时也曾有人修史,姚氏不乏依据。高祖纪、世祖纪末有“陈吏部尚书姚察曰”,知是根据姚察旧本。但《陈书》却是二十四史中最小的一部,叙述颇为简略。可能因为姚思廉父子都曾仕陈朝,时世较近,旧人存者尚多,难免顾虑,故宁从简以免纠纷。《南史》于宋齐书都有增删,《陈书》过简,删节很少,但也没有多少增添的史料。所以陈代历史主要还要依靠《陈书》。关于《陈书》的补表补志有万斯同《陈诸王世表》。

万斯同《陈将相大臣年表》。

臧励和《补陈疆域志》。

《南史》《南史》唐李延寿撰。记述宋、齐、梁、陈四朝史事,包括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李延寿字遐龄,陇西著姓,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延寿父大师曾计划用编年体综合南北朝写一部通史,未完成而卒。延寿曾三入史馆,参加《隋书》和《五代史志》的编纂,过目的杂史达千余卷。他追终父志,用了十六年时间,参酌诸书,合宋齐梁陈书为南史,合魏北齐北周隋书为北史。显庆四年(59),《南史》先成,《北史》较晚。

《南史》编纂目的在求简明扼要,对南朝四都史书都加以删节。《宋书》所载诏书表文等较多,所以删略尤甚。为掌握南朝历史大略,《南史》便于省览,但从史料角度看,不能代替四朝正史。在南朝地方官制的处理上,如刺史同时“都督某某几州诸军事”或“都督某州之某几郡军事”,《南史》一律简化为“某州刺史加都督”或“都督某州刺史”。这就不但使加督的刺史其军事职权范围模糊不清,而且混淆了刺史及都督的官职,制造出当时根本不存在的名称。都督诸州军事有都督、监和督三级的区别,《南史》或者一律称为加都督,或者略去监字督字。这些都是利用《南史》资料时必须注意的。有些不出于四朝正史,而是另有来源的史料,《南史》也有删节失当之处。如《通典·食货》可能据梁代旧史收录梁时沈约上书,其中建议两事。一是用晋宋时代比较可靠的旧黄籍,来核对当时的黄籍,以查出在户籍册上冒充士族规避徭役的庶族。另一建议是利用晋宋旧籍来检查后来伪造以冒充高门士族的家谱。第二条建议前冠以“臣又以为云云”,《通典》在沈约建议之后结尾说,梁武帝因此留意谱籍,设立了谱局。《南史·王僧孺传》亦载沈约奏议,但删去“臣又以为云云”一段,而结尾仍云“武帝以是留意谱籍云云”,把检查黄籍事与谱局连到一起,前后不相衔接,令人不解了。《南史》另一特点,是仿效何法盛《晋中兴书》中以一氏族为一篇(如琅玡王录,陈郡谢录等)的精神,把南朝各代一姓祖孙父子的列传合在一起。这样便于考见门阀制度下一个家族的发展,作为史料也有其方便之处。

《南史》对四朝正史也有不少订正和补充,给后人提供了有用的史料。

例如宋代檀道济初与谢晦等同预废立之事,后来文帝用道济讨代谢晦,《宋书》未作任何交代。《南史·檀道济传》有这样一段“上将诛徐羡之等,召道济欲使西讨。王华曰‘不可。’上曰,道济从人者也,曩非创谋,抚而使之,必将无虑”,事情便首昆明白。南齐明帝往往命典签杀高武子孙之在外者,《南齐书》语焉不详,而《南史·巴陵王子伦传》详细叙述了典签权势。《南史·梁武帝纪》比《梁书》多出四五百字。赵翼《廿二史札记》十有“南史增齐书处”、“南史增梁书有关系处”两条,列举了《南史》补充两书的资料。只有对于《陈书》,《南史》增删甚少。《南史》所增还有些比较琐碎或神奇怪异的故事,自来为史学家所诟病。但今天作为史料来看,保存下来仍然是有益的。

有关《南史》的考订著作,见《北史》条下。

《魏书》《魏书》北齐魏收(50—572)撰,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天象、地形、律历、礼、乐、食货、刑罚、灵征、官氏、释老)。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平乡)人,历仕魏齐两朝。北魏原有邓渊所撰《代记》、崔浩所撰《国书》等编年史,和李彪、崔光改修的纪传体史书等,为魏收取材所资,今皆亡佚。南朝著作如沈约《宋书》等,魏收当亦得见。他于天保二年(55)奉诏撰魏史,五年(554)完成。虽有高隆之任总监,房延祐等六人协助斟酌,主要由魏收执笔。

魏收在《官氏志》中除职官之外兼载鲜卑氏族的改易名称及分布方位,别立《释老志》,记述有关佛教道教的史事。这两篇志旧史所无,是《魏书》特色。《魏书》是正史中第一部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断代史,魏收采取《序纪》方式,迫叙道武帝以前的世系和大事,处理恰当。从嘎仙洞的发现和《魏书·礼志》的记载与洞中所刻祝词相一致,可以推断《序纪》的记载大体是有事实依据的。外戚传只叙后妃家人,不包括后妃,改变了班固《汉书》体例,亦是《魏书》首创。

魏收根据北魏旧史,而旧史鉴于崔浩国史之狱,可能忌讳甚多。平文、穆帝、昭成、道武、太武、献文诸帝虽都非善终,而《魏书》一律不载。魏收书成于齐文宣帝时,他虽然对魏收说过,“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魏书·自序》),但其人粗暴凶虐,所以魏收书中关于高欢和北齐的事,亦多曲笔回避。由于北齐继承东魂,所以魏收以东魏为正统,对于西魏的事略去不书。《地形志》不采取北魂宣武延昌(52—55)时最大版图,反而用东魏武定(543—549)时疆域为据,关西全付缺如,史料甚不完备。加以魏收恃才傲物,刚愎自用,对于人物的记载和评价,时时任意高下,所以引起许多人不满,目为秽史,曾几次奉皇帝之命作局部修改。但关于北魂一百七十年的历史,魏收的书还是唯一丰富的史料来源。

今本《魏书》从宋时起已有二十九卷全部或部分亡佚,后人用隋魏澹撰《魏书》、唐初李延寿《北史》、张大(作太者误)素《后魏书》和唐元和时高峻《高氏小史》补。今天使用《魏书》史料,这些亡佚部分不宜作为魏收的书援引。《魏书》自序称有三十五例、廿五序、九十四论。论或指纪传未的“史臣曰”,例和序当亦亡佚了。

清代以来关于魏书的补表补志有万斯同《魏诸帝统系图》。

万斯同《魏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异姓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外戚诸王世衰》。

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西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东魏将相大臣年表》。

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以州为纲,每州之下按年记途任刺史之人名,并举出处。序文中概括叙述北魏疆域之开拓,较《地形志》更为简要有用。

温曰鉴《魏书地形志校录》。书名校录,实为据正史及各种古地志为《地形志》订讹补缺。虽未能恢复拓跋氏疆域全貌,足供利用《地形志》时参考。

卢文弨《魏书礼志校补》。据《通典》补《礼志》第十四之缺页。

陈毅《魏书宫氏志疏证》。

谷霁光《补魏书兵志》。

罗振玉(8—940)《魏书宗室传注及表》。据出土墓志注《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至孝文五王列传,订正名字年月误字,补充世系官爵。附宗室世系表,增补周嘉猷表之脱漏。书成于924年,以后出土的很多墓志未及利用。

朱祖延《北魏佚书考》。清代谢启昆(737—802),字蕴山,撰《西魏书》二十四卷,纪、传、载记之外,有三表(封爵、大事、异域)、四考(纪象、仪制、地域、百官)。材料来源于正史及《通鉴》等,可供参阅,不宜作为史料引用。

《北齐书》《北齐书》唐李百药(55—48)撰,包括本纪人卷、列传四十二卷。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其父德林在齐时预修国史,入隋后继续修撰齐史而未成书。百药历仕隋唐两朝,太宗时奉诏继承父业撰《齐书》,贞观十年(3)完成。以后为区别于萧子显的《南齐书》而称《北齐书》。

李德林父子生长于齐代,掌握资料方便,而成书又远在齐亡之后,写作顾虑较少。隋王劭著《齐志》,记载北齐事忠实可据。多用当时口语,如实传达时人风貌,尤为刘知几所赞赏。李百药可能也充分利用了王劭的著作,所以《北齐书》中颇保留生动的口语。可惜的是,《北齐书》自北宋时即亡伏约三分之二,现存李百药原书只有卷四、卷十二、卷十六至甘五、卷四十一至四十五、卷五十,其余皆后人用《北史》或《高氏小史》所补,不能作为李百药原书引用。

《北齐书》的补表有万斯同《北齐诸王世表》。

万斯同《北齐异姓诸王世表》。

万斯同《北齐将相大臣年表》。

《周书》《周书》唐令狐德棻(583—)撰。包括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初任秘书丞。

他曾向高祖建议“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旧唐书》本传)因而提出修周隋两朝史。武德五年(22),德棻与陈叔达、庾俭负责修周史,迄未成。贞观三年(29),又奉诏与岑文本、崔仁师修周史,十年(3)书成。

周代有柳虬、牛弘所撰国史。由于西魏北周政治文化各方面提倡复古,当时的文字也力求古奥。《周书》沿用旧史,所以风格与同时修撰的《北齐书》颇不相同,在此意义上也反映了北周实际情况。

《周书》从宋代即亡佚不少,非令狐德棻原本者有卷十八、二十四、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二,卷二十一、二十六亦不完全,后人用《北史》等书所补。

《周书》的补表有万斯同《周诸王世表》。

万斯同《周公卿年表》。

练恕《北周公卿表》。

近人王仲荦著《北周六典》十卷,叙述北周政府组织形式。全书分三十目,穷尽并排比今日所能见的北周有关史料,使宇文氏一代典制粲然大备。又有《北周地理志》及附录三种,弥补了《魏书·地形志》的严重不足,为考究西魂北周地理沿革所必需的重要参考书。

《隋书》《隋书》包括本纪五卷,志三十卷(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列传五十卷。纪传于贞观三年(29)开始纂修,贞观十年(3)完成。参加者有颜师古、孔颖达、敬播、许敬宗等,总其事者为魏征。贞观十五年(4)太宗下诏,因梁陈齐周史无志,命令与隋书的志一起纂修。参加者有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菜等。高宗显庆元年(5)完成,以长孙无忌名义上表进呈,当时称为《五代史志》。以后全部编进《隋书》,成为它的一部分。

隋朝没有注意修撰国史,文献又多散佚,所以唐初修史的依据较少,有些传中径称“史失其事”。加以书出众手,纪传与志的修撰又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人执笔,所以二者之间缺乏联系,互不照应。如《晋书·牛弘传》称事在音律志,而今本《隋书》《音乐志》与《律历志》分开。《何稠传》称事见威仪志,《阎毗传》称见舆服志,而今本《隋书》只有《礼仪志》。《五代史志》所保存有关典章制度的史料比较丰富。除地理、经籍两志外,都按五代次序叙述,眉目比较清楚。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一次结集,对于研究这几百年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献的存亡、学术的流变、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于《隋书》的表志有万斯同《隋诸王世表》。

万斯同《隋将相大臣年表》。

黄大华《隋唐之际月表》。自大业七年至贞观二年(28),按月表列起兵者兴亡。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地理志》以隋代统一的疆域为纲,梁陈齐周时的沿革列于注中,时有疏漏错误,为杨氏考证重点所在。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主要为志中失收的北魏北齐北周人著作。

章宗源(?—800)《隋书经诺志考证》。只有史部。一说此书本名《史籍考》,后人误改。注意辑录佚文,而于书之原委、撰人始末多未详考。姚振宗(842—90)《隋书经籍志考证》。推寻志中所收书籍之本末源流,补直考订志所遗漏,远较章书为详备。

《北史》《北史》唐李延寿撰。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北史》的撰写宗旨和体裁与《南史》相同,对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有删节,也有增补。删略不当之处,如“都督某几州诸军事某州刺史”省为“都督某州刺史”,其误与《南史》同。对于《魏书》删节较多。因唐承隋而隋又承西魏北周,所以以西魏为正统,增加了魏收书所无的西魏三帝本纪,附见东魏诸帝,增加了西魏若干人物列传。北齐方面补充了一些可能出于王劭《齐志》的带有口语的记载。《周书·徐招传》附赵肃传后,不足百字。《北史》详记其离间葛荣与鲜于修礼使二人致败事。李弼等传论中,详细记述了北周军事制度,为《周书》所无。可能因为《隋书》属于本朝著作,《北史》叙述隋事、变动《隋书》甚少。

关于南北史的补表补志有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系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计收一百十余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颇有用。

汪士铎(802—889)《南北史补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礼仪,共十四卷。地理志以宋齐为一篇,梁陈为一篇,魏齐为一篇,周隋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为准,魏以武定之世为准,皆仍《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之旧,参考价值不大。礼志依据纪传诸志及《通典》等,而未注出处,唯五行志注明出处,征引时须检原书。

汪士铎《南北史补志未刊稿》。存舆服、乐律、刑法、职官、氏族、道释,共十三卷,体例与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补编》首次据稿本印行。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分南史、北史、载记三篇,以见于南北史纪传者为准。不见于南北史仅见于八书者入载记。《隋书·经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条皆注明出处,便于利用。

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县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起至隋炀帝大业四年(08)止,按年排列。以西晋末的二十一州为纲,每州下举出当年变迁沿革,各朝重要年份举出当时全疆域所统州郡名称数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举出本州及所统郡的变迁。郡县表按各州所统郡为次序,每郡及所统县下又依朝代叙述变迁。南北朝皆有侨州郡县,大抵多在淮南、淮西、沔北、汉东。徐氏注意考出实土所在,以免读史者为空名所惑,故详州郡之建置分合于郡县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县沿革表有重复处。此书与周嘉猷世系表为读南北朝史的两部重要工具书。

陈乃乾有《廿四史注补表谱考证书籍简目》,载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四集,其中有关魏晋南北朝正史部分可以参考。

关于正史中个别史事的考订和文字的诠释,宋代以来学者笔记中屡见。

清代学者以治经方式治史,考史益趋缜密,散见于各家笔记文集中。集中考订正史(包括《三国志》、《晋书》及八书二史在内)的著作,有下列几种书王鸣盛(722—797)《十七史商榷》。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本书沿用宋代及毛氏汲古阁汇刻《史记》至《五代史》诸正史而统称为十七史的旧名,实际包括《旧唐书》、《旧五代史》在内。共一百卷,《三国志》至《隋书》计三十卷。考证不如钱大昕书精审。钱大昕(728—804)《廿二史考异》。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本书包括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及《明史》的二十二史,共一百卷,其中《三国志》至《隋书》共二十六卷。以考证职官地理为主,同时校勘文字,皆极精确。钱氏最先指出,东晋在南方侨立的州郡不称南某州南某郡,到刘宋时才冠以南字。臆校改正的误字,往往与宋刊本暗合。钱氏《十驾斋养新录》中亦有考史条目。

赵翼(727—84)《廿二史札记》。赵翼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本书对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皆作为一史处理,实际包括全部二十四史,共三十六卷。《三国志》、《普书》及八书二史共十卷。系统论述各朝正史的编撰得失,运用正史资料对重要臾事进行考订与分析综合,接近于近代史学研究方法。王树民有《廿二史札记校证》。赵翼的《陔余丛考》中亦有考史条目。王利器纂辑的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有读王、钱、赵三家书的眉批。

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李慈铭(829—894)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此书由王重民辑录,涉及本段者有《三国志》、《晋书》、《宋书》、《梁书》、《魏书》、《隋书》、《南史》、《北史》。张元济《校史随笔》。张元济(87—959)字菊生,浙江海盐人。

此书校勘误字,多所发明。

阅读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huanxiang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中国通史